202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官方教材已正式面世,总体而言,与前一版本相比,2025年的社会工作者考试教材变动幅度不大,仅在个别细节处进行了修订与完善。
以下是各科目的教材变动详情:
以下为2025新版社会工作者教材解读,各科目教材具体变动情况如下:科目 | 变化对比 | 变动 |
初级综合能力 | 变动较小,第1章理论框架调整,第6、7章增加一小部分内容。 | |
初级实务 | 第7章矫正社会工作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,其他章节有细微修订。 | 5% |
中级综合能力 | 第1章、第7章、第8章第7节这些章节内容变化较大,其他章节有细微修订。 | 8% |
中级实务 | 变动主要集中在第8章矫正社会工作,其它章节有小修改 | 5% |
中级法规与政策 | 教材内容变动轻微,仅对个别表述进行了精细化修订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教材本身变化不大,2024年考后实施的多项新法规与政策对备考具有重要影响。 | |
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功能
变动范围***大,涉及核心概念重构和政策导向更新:
社会工作定义的调整
- 删除国际学者(弗瑞德·兰德、芬克)对传统社会工作的定义,新增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2014年的新定义,强调"实践为基础、促进社会改革、追求社会正义"等核心准则。
- 新增"党的社会工作"概念,明确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(统筹信访、基层治理、新兴领域党建、志愿服务等),指出其不同于国际专业社会工作,属于党领导下的社会领域工作。
我国社会工作理解的深化
- 新增2023年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相关内容,强调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及其职能(信访、基层治理、社会组织党建等)。
- 新增2024年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,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定位:"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",要求加强新兴领域党建、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。
实务领域的重要调整
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→ 退役军人事务社会工作
:扩展服务对象至退役军人,新增"烈士褒扬社会工作"内容,强调国防建设背景下的服务创新。新增"新兴领域社会工作"
:聚焦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,要求通过党建引领和服务增强党的凝聚力。
新发展阶段的政策导向
- 新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"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"的要求,强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。
- 新增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工作角色,引用《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意见》和二十大精神,提出社会工作在促进"生活富裕、精神自强、社会和谐"中的作用。
- 详细阐述乡镇社工站建设进展,引用2020年民政部文件,强调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。
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
新增党的社会工作行政体系:
- 在传统民政、人社、卫健等部门基础上,新增"党的社会工作部门系统",明确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的社会工作行政体系。
其他章节
核心变动特征分析
政治导向强化
新增党的社会工作体系相关内容占比超30%,体现"党建引领社会工作"的顶层设计,如中央社会工作部职能、新兴领域党建要求。
服务领域拓展
新增退役军人事务、共同富裕、新兴领域三大方向,反映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,特别是"三新"(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)成为重点。
政策时效性更新
删除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,新增2023-2024年***新政策文件(如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、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)。
术语体系规范化
调整"优抚安置"为"退役军人事务","减灾社会工作"扩展为"新兴领域社会工作",体现专业术语与当前政策话语的衔接。
备考重点提示
必考新增内容
- 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(统筹信访/基层治理/社会组织党建)
重点关注调整
延续性考点
- 传统实务领域(儿童/老年/残疾人社会工作)保持原有框架
建议结合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等文件深化理解政策背景。
一、总体变动情况
变动范围:大部分章节(如第1-6章、第9章、第11-12章、第14章)无实质性变化,内容基本延续2024年版本。
重点修订章节:第七章、第八章、第十章、第十三章等部分内容有新增、删除或修改。
二、具体章节变动
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
新增内容:
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(明确现代矫正社会工作起源于美国,并提及我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相关理念)。
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进程(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》的施行及原则)。
禁毒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(新增历史进程、制度创新及典型模式,如上海“同伴教育模式”、深圳“家医社警联动模式”等)。
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(新增“安置帮教服务”相关内容)。
修改内容:
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、功能与作用(更强调“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”原则)。
社区矫正制度的推行历程(更新至2019年《社区矫正法》相关内容)。
部分表述调整(如“社区服刑人员”改为“社区矫正对象”)。
删除内容:
第八章 其他实务领域
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
第十三章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
三、备考建议
重点关注章节:第七章(矫正社会工作)为修订重点,涉及新增法律条款、制度进程及实务模式,需重点掌握。
注意术语更新:如“社区服刑人员”改为“社区矫正对象”,需调整答题表述。
删除内容:部分过时或冗余内容(如审前调查报告示例、小组活动细节)可适当减少复习精力。
新增实务模式:如禁毒领域的“同伴教育模式”“魔方模式”等,需结合案例理解应用场景。
总结:2025年教材变动以局部优化为主,核心框架未变,但需关注法律更新、术语调整及新增实务模式,以适应考试要求。
扫码添加老师微信:13002375522,杨老师。

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发展
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
内容删减
- 删除弗瑞德·兰德(Fried Lander)和芬克(Fink)关于社会工作定义的学者观点,以及联合国1960年、国际社工联合会的相关表述。
- 删除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对民政工作“三聚焦”要求的引用。
新增内容
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设立
:新增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关于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相关内容,明确其职能为“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工作”,并强调其与社会工作学科的区别(英文翻译为“Society Work”)。
数据修正
- 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从“110多年”修正为“120多年”。
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
标题调整
- 原“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”改为“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重建”。
新发展阶段内容重构
新增重点
删除内容
:原“深入参与创新社会治理”“实践与研究相互促进”等表述。
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
定义调整
- 社会工作者的定义从“遵循价值准则、从事社会福利服务”改为“秉持价值观,在社区、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社区建设、社会服务、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专业人员”。
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特征
特征表述变化
- 原“认同社会工作价值准则”改为“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观”;
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
领域名称调整
- 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”改为“退役军人事务社会工作”。
新增服务领域
新兴领域社会工作
:涵盖新经济组织、新社会组织、新就业群体,强调其创新性、成长性和广泛影响。删除领域
第五章 社会工作行政
内容删减与调整
- 新增“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重新建设”相关内容(部分内容存在表格格式混乱,需结合后续教材确认)。
第七章 社区工作方法
地区发展模式调整
新增
: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工作原则(如党建引领、共建共治共享)和实践经验(如网格化管理、智慧社区建设)。删除
第八章 社会工作行政与福利体系
社会福利行政体系更新
新增党的领导相关内容
民政部职能调整
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
:原“计划生育工作”改为“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”。
体系特点扩展
- 新增“加强党的领导”作为***特点,强调政策统筹与资源整合。
核心变动总结
政策导向
:新增中央社会工作部相关内容,强化党建引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。领域扩展
:新增退役军人事务、新兴领域社会工作,体现社会需求变化。实践结合
:城乡社区治理、乡镇社工站等本土化实践经验纳入教材。概念更新
备考建议
- 重点关注新增的中央社会工作部职能、社会治理参与路径、共同富裕相关内容。
- 注意“新兴领域社会工作”“退役军人事务”等新提法的内涵。
- 第八章社会福利行政体系变动可能涉及政策分析题,需强化记忆。
整体变动特点
分章节详细变动
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
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
第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
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(重点变动章节)
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
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
第三节 矫正社会工作主要方法
重点复习建议
总结
2025年教材变动以局部优化为主,重点深化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,反映司法社工领域的***新发展。考生需针对性强化第八章内容,同时关注政策术语的更新与实务导向的调整。
- “包裹式服务”改为“一揽子服务”,与政策文件表述一致。
- 强调“发掘矫正对象潜能,使其自己解决问题”,避免包办思维,体现“助人自助”核心理念。
删除冗余描述
:简化监狱环境对服刑人员心理影响的解释,聚焦实务策略(如熟悉环境、专业咨询、社会联系)。犯罪嫌疑人亲友介入
:细化家庭支持措施,如“帮助申请社会救济”“寻找暂时性工作”,强化资源链接的具体操作。起源部分
:新增段落细化历史背景,可能补充国际矫正理念演变。我国制度发展
:内容全部重写,可能纳入近年司法改革成果(如社区矫正法实施、社工参与机制等)。长期性
:明确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“相关或更长”,区分监狱内矫正与安置帮教阶段的差异,实务指导性更强。结构简化
:删除原“(一)服务对象的需要”二级标题,直接分点陈述需求,逻辑更清晰。再社会化服务
:将“为罪犯及其家人”改为“为服务对象及其家人”,术语更中性化。定义修改
:强调矫正对象“受到法律否定性评价”的特殊性,新增“帮助改过自新、回归社会”的目标表述,强化社会融入导向。功能术语调整
社会环境功能
:新增“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”解释犯罪原因,增强理论支撑。- 原“服务功能”改为“适应性帮扶”,更贴近实务操作。
页码205
:删除“2011年以来,中国扶持近1300万残疾人发展生产……”的统计数据,可能因时效性问题或政策重心转移,需关注***新政策文件补充数据。页码170
:将敬老院设置范围从“乡(镇)、村”调整为“乡镇(街道)、村”,反映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调整,扩展了敬老院的服务覆盖层级。页码47
:删除原教材中关于“在圆形中间写下网络中人的名字或系统简称”的操作步骤,简化了社会网络图的绘制要求,可能更强调动态分析而非形式化呈现。
第八章为核心变动章节
:需逐条对比新旧教材,重点关注术语更新(如功能表述)、实务策略调整(如家庭支持、社会资源链接)及我国矫正制度的新内容。政策时效性内容
:如第六章删除的统计数据,建议结合《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》等***新政策补充学习。实务案例分析
:第八章的功能调整和术语变化可能影响案例分析题的答题要点,需结合新表述重构答题框架。术语统一
司法审判阶段介入
监禁场所服务
定义与功能重构
服务对象需求与问题
矫正社会工作特点
起源与发展
第一节 劳动权内容删减
第三节 敬老院定义修订
第二节 社会网络图的调整
多数章节无实质性变化
:包括第一章、第三章、第四章、第七章、第九章至第十五章,内容框架和核心知识点基本保持稳定。局部调整为主
:集中在第二章、第五章、第六章、第八章,涉及表述优化、政策更新、术语调整及实务内容深化。实务领域重点更新
:第八章(矫正社会工作)变动***大,体现理论与实务的与时俱进。
第一章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
第一节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
- 原表述"各级政府机关也必须依法行政......"简化为"各级政府机关也必须依法行政遵守·"(P2)。
- 删除"除了法律制定之外,行政法规的制定也需要非常严肃认真"中的重复性内容(P4)。
- 其他删减涉及政策主体表述(如政府、企业、事业单位的协作关系)和慈善事业相关内容(P5-8)。
删减调整
政策主体调整
:强调全国和地方人大在社会政策立法中的作用(P6)。
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
第二节 政策文件补充
- 将简称《意见》明确为《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(P29)。
- 《规划》的制定依据补充为《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(P30),增强政策文件引用的规范性。
术语规范化
第三章 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
表述调整
:原"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大体分为三类"改为"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大体分为三类"(P45),可能为笔误或排版问题。
第四章 特定群体权益保护
未成年人保护
残疾人权益
- 简化县级残联与民政、扶贫部门协作流程的说明(P121)。
第九章 城乡基层治理与社区建设
政策术语更新
- 原"农村社区扶贫"调整为"乡村振兴"(P264),体现国家战略从扶贫向乡村振兴的衔接。
其他章节
第五章至第八章、第十章至第十四章
:无实质性内容变动,仅可能存在文字表述优化或格式调整。
整体变动特点
精简与优化:
- 删除重复性表述,简化政策流程描述(如社会救助、残疾人权益相关内容)。
- 调整标点符号和排版(如多处"······"替换为"·"),提升教材可读性。
政策术语更新:
- 规范政策文件全称引用(如《意见》→《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)。
- 紧跟国家战略调整术语(如"乡村振兴"替代"农村社区扶贫")。
局部内容调整:
- 第四章法律责任和部门协作流程的简化,可能基于实务操作变化。
稳定性体现:
- 超半数章节(5-8章、10-14章)未涉及核心内容修改,说明基础法规框架相对成熟。
备考建议
重点关注
- 第二章政策文件全称更新、第九章乡村振兴术语替换,可能成为考点。
次要关注
- 第一章法规体系的逻辑优化,可能影响对政策主体关系的理解。

2025年全国各地社会工作师报考时间及报考网址汇总
2025年社会工作师报名考试全攻略来了
重庆财考教育,提供全国初级社会工作师直播网课培训、全国中级社会工作师直播网课培训。
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陈家坪帝豪名都15-21
电话:13002375522,杨老师,可加微信咨询。